
在NBA球队建设的浪潮中,俄克拉荷马雷霆队的总经理普雷斯蒂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史蒂文斯正引领着联盟进入一个依赖阵容深度取胜的时代。与手握大球市优势的凯尔特人不同,雷霆队更多地依赖精准的选秀眼光,积累着令人艳羡的天赋储备。
模仿雷霆通过选秀重建的策略,已成为联盟中众多球队的选择。毕竟,对于重建中的球队而言,自由市场追逐超级球星如同镜花水月,并非每支球队都拥有纽约尼克斯或洛杉矶湖人那样的市场号召力。休斯顿火箭和奥兰多魔术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完成了阵容的重塑。布鲁克林篮网队似乎也决心走上这条道路,他们通过交易凯文·杜兰特以及后来的米卡尔·布里奇斯和卡梅伦·约翰逊,换取了大量的首轮选秀权。
然而,篮网队休赛期的运作却让人难以理解。他们并未尝试引进大牌球星——或许他们也清楚,没有哪个球星愿意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浪费在陪同年轻球员输球上。于是,他们一口气选择了五名新秀,这一举动着实令人震惊。如果篮网队将这些选秀权打包向上交易,换取一个前五顺位的优质新秀,或许还能理解。但现在,他们囤积了一批潜力看起来并不出众的新秀,这样的操作很难让人相信他们能够取得成功。
展开剩余74%更令人费解的是,篮网队似乎并不愿意为卡梅伦·托马斯提供一份丰厚的续约合同。球队管理层寄希望于培养年轻的后场球员,因此不断压低托马斯的价格,最终导致后者只签下了一份为期一年的资质报价。下赛季结束后,双方分道扬镳几乎已成定局,裂痕已经难以弥合。目前,篮网队的平均年龄仅为23.6岁,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下赛季将继续摆烂,但以总经理马克斯的有限运作能力,恐怕很难选中顶级天赋。
即使篮网队有幸选中了明日之星,他们的培养能力也令人担忧。说实话,蔡崇信或许应该考虑更换球队总经理了。马克斯在篮网队的这些年,他的运作能力有目共睹,实在是太过平庸。之所以说篮网队在效仿雷霆的建队模式,是因为他们选中了一些与雷霆球员相似的类型,但看起来更像是邯郸学步。
例如,篮网队用8号签选中的叶戈尔·杰明,其模板是约什·吉迪。雷霆队当年也曾拥有吉迪,但由于其防守端的不足,加上雷霆后场天赋溢出,最终放弃了他。杰明的组织能力和身高在同位置上确实出众,但他的对抗能力和速度却是难以弥补的短板。可以预见的是,到了季后赛,杰明很可能会像吉迪一样被对手针对。这样的“基石”球员,其价值实在有限。篮网队选中的特拉奥雷,防守和传球能力出色,运动能力也尚可,球队似乎希望他能扮演雷霆队杰伦·威廉姆斯(杰威)的角色,但他在进攻端的表现与杰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休赛期,篮网队通过交易得到了小迈克尔·波特,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球队的薪资总额,另一方面是为了得到一名出色的四号位射手,类似于雷霆队的切特·霍姆格伦。虽然小波特身高2.08米,但他在防守端与切特相比差距甚远。如果篮网队没有吃下小波特的合同,而是为卡梅伦·托马斯提供一份大合同,并重点培养他,或许球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小波特同样缺乏组织能力,论个人进攻能力,他甚至不如托马斯。
至于尼古拉斯·克拉克斯顿,他的角色类似于雷霆队的以赛亚·哈尔滕施泰因。虽然他的策应能力不如哈尔滕施泰因,但他的防守和移动速度更加出色,未来有机会成长为一名防守大闸。然而,克拉克斯顿同样缺乏自主进攻能力。篮网队曾试图培养他,但经过两个赛季的尝试,他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或许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吃饼型的护筐中锋。
此外,篮网队还签下了沃尔夫和萨拉夫,这两名球员大概率只能担任替补角色。他们还得到了防守和空间能力不错的埃德蒙·萨姆纳,他预计将承担起雷霆队吕冈茨·多尔特的角色。篮网队的想法固然美好,但现实往往与理想存在差距。从目前来看,篮网队阵中似乎并没有一位未来有潜力成为顶级球星的球员。不过,他们签下中国球员曾凡博的确吸引了不少关注,这或许是老板蔡崇信的功劳。
在2025年选秀大会上选中了五名潜力平平的新秀,但篮网队手中仍然握有不少首轮选秀权。在这种情况下,或许更换一位出色的总经理,篮网队才有机会真正崛起。马克斯在篮网队的这些年,他的运作能力实在是令人失望。现在,前金州勇士队总经理鲍勃·迈尔斯赋闲在家,篮网队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呢?
"
发布于:江西省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